内容摘要:
关键词:
作者简介:
摘 要:回鹘佛教最初深受吐火罗佛教的影响?;伧接铩栋⒗肽蠲直旧范鼗捅臼粲谙执孀钤绲囊慌伧椒鸾涛南仔幢?应是译自一种吐火罗语版本?;伧接锿侣撤窘隙鼗捅就沓?在细节上显示出一些不同之处。将敦煌本的内容与现存龟兹语本、焉耆语本的平行文本进行比较可知,回鹘语本很可能以龟兹语本为母本,参考焉耆语本译成。比较敦煌本与吐鲁番本的一些细节可知,后者在翻译上更加贴近原文。10世纪末至11世纪,佛教取代摩尼教成为西州回鹘的国教,回鹘佛教徒抄经、译经活动进入高潮,一些先前译成的佛教文献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改良的译本;同时,汉文佛经逐渐取代吐火罗语佛经,成为回鹘佛教徒译经的主要来源。吐鲁番本很可能产生于这一时期,它既是回鹘佛教进入盛期的产物,也是吐火罗佛教在回鹘佛教中最后的遗存。
【作 者】付马
【作者单位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
【期 刊】《西域研究》 2018年第3期30-48,共19页
【关 键 词】阿离念弥本生经 西州回鹘 回鹘佛教 吐火罗语 吐鲁番